心火,尽而复燃
评分: +4+x

声明:

本文主体部分为我在考场完成;若有一名吉林市第一中学老师收到与本文相似的作文,请勿按抄袭或套作处理。

原题:《寻觅希望的味道》(话题:味道)


尽管时间短暂,但Heckler始终记得在剑阁度过的那个一年。

他记得的,是办公室中工作时嗅出的油墨芳香,那使他抖擞精神,于困倦中找回他的热情;
他记得的,是食堂中进餐时尝出的酸甜苦辣,那使他平复心情,于沉湎中找回生活的美好;
他记得的,是花坛和徜徉时闻出的缕缕花香,那使他沉醉其中,于迷惘中找回自然的力量;
他记得的,是Site-MC-12那场激战中,他正式离开基金会而加入剑阁,在基金会设备报废的呛鼻味道中感受到破坏的喜悦,在抉择中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一切的一切,都比在基金会的生活好上万分。

然而,这往昔的一切的一切,都在一夜之间悄然烟消云散了。

他失去了剑阁,也失去了归宿;他失去了挚友,也失去了友谊。自然就忘了他,他也遗忘了自然;他抛弃遗了社会,社会也抛弃了他。布鲁特与Decade找到了新的路而合手将剑阁的火熄灭,但他不能理解而伫立在远处,他的希望之火在凄苦的绝望后也将要化为飞灰,

他那时惟一剩下的,是烧焦纸纤维的味道。他将在基金会与剑阁这二十年来积累下的全部文件与信札,日记与随笔,以及发狂一般奔赴早在一月之前便已不叫剑阁商场的地方而又带一套寿衣返回时剩下的所有钱财——他还记得那时周围人的惊恐、不解与畏惧——挥舞着臂膀投入他那仅剩的营火中,使它们像那正在拆除的剑阁大厦一样变为历史的记忆。

剑阁之坍塌时值寒冬,呼啸着的北方的剑阁城的风雪险些将那微弱的火焰吹熄。于是他站在那风与火交战的地方,后方不顾被他的体温融化消解的飞雪狂风,前方不顾那不断溅出火星将他的衣与皮灼烧的火丛。即使有着高度近视镜与绵长泪痕的阻挡荫蔽,也不难看出他眼中炽热的愤懑不满与冰冷的痛苦绝望。他狰狞的面容、扭曲的五官、类锐的狂笑与不止的流泪,定会使每一个过路人认定他已疯狂。但他清醒得可怕,只因失去了他曾希望着的一切而一并失掉了他的希望,只得享受这充斥着失望与绝望的刺鼻的焦味。

如果一切按这样进行下去的话,他会在火焰熄灭时庄严地穿上那并不华丽的寿服,冲向那剑阁废墟的至高处,纵身一跃而在生命的最终闻到血肉的腐臭。

所幸Video终究是及时地将那封信送到。他为在此情此景收到布鲁特这封如此正式的信而惊愕,在他在整张信纸上只寻着一个不曾归属于剑阁的任一个文武阁陌生地址时更甚。但他终于下了决心,和Video一同走向那片旷远的田野。

他的所见显然出乎他的意料。那是一座被飞沙走石包裹着的溢出进步与文化气息的校舍,它与周围的荒漠与星点绿洲中落后的农牧业文明是那般的格格不入;他遵从指示,携他不曾碰过的粉笔与针管走进校园来担任生物教师与医生的职务,品出的有昔日同志的欢笑之味与孩子们的青春之味,这似乎又与他的忧愁困苦而格格不入。

但他终究是真正地与同志们走进了这座校园。每夜他挑灯夜读整理教案,文字与思想的充实便取代了他的一些痛苦;每日他耐心教导排忧解难抑或治疗在磕碰中受伤的学生,孩子的求知欲与感恩便冲淡了他的一些忧伤。孩子们的感染力是无穷的,他们的天真、青春与希望之醇厚芳香,在他的精神世界中或多或少化为了当日的剑阁在他心目中的模样。

他寻到了希望,也是希望寻到了他。

时间在流逝。周围的同事一个个老去而满怀幸福希望地走向终章,一代代孩童也接连走向更大的世界。校舍之外,新的乡镇在建起,新的文明在建起,新的希望也在建起,而已经垂垂老矣的他也抛下痛苦与惆怅,将自身融进这个新的伊甸园,于享受之余寻得了幸福与希望的味道。

剑阁已朽,而剑阁人不朽。他们永无止境,在伟大的千年航线上前行,不曾停息。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