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该toc不具备链接功能,单作目录使用
总部世界
我们知道,MC世界与总部世界是相独立的两个平行世界,那么总部基金会是如何“介入”MC世界,甚至派遣(像我这样的)人来到这个世界呢?
你们所心心念念的“虫洞”
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虫洞!对,但是你如果根本不了解虫洞,那你喊着这个词,什么都没用。
要了解虫洞,你要先认识一下弦理论中的宇宙膜理论。
膜宇宙学主体的想法,是我们四维的宇宙是被嵌在一个高维空间里面的膜,称为“体”(bulk)。而像总部世界和MC世界这样的平行世界,则是平行的两张膜。两张膜靠近时,由于引力牵引,膜与膜之间的“接触”会形成虫洞,作为联系两者的短暂通道。
但是你要知道的是,虫洞的两端情况完全无法预知,甚至基金会到现在都没有发现过一个非异常的,属于天体的虫洞,因为我们没法知道现在检测到的这个黑洞,是否是连着另一个袋子的管道······或者它只是单纯的一个破洞?
如果只是一个破洞的话,我们要知道我们使用这破洞的后果:所有现实——质量,信息——都会永远消失于黑洞奇点,再也不返——连带着你的研究经费一起。
超形上学能行······吧?
记住,超形上学是“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而“形而上学”是什么?是原始哲学的一个门类,指对在无法用经验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对世界本质的猜测,“形而上学”是哲学,玄学,但是不属于科学。
超形上学可以跨越叙事层的局限,就像一个意识从一张三维的宇宙膜中挣脱到十一维的大宇宙中一样,它无疑是强大且实用的。
但是当目标宇宙存在于同一平面中呢?
探索,猜想
量子引力
当量子理论与引力相结合,出现了一个新的学科,它叫量子引力论,TWWC的工作人员曾在彭罗斯和林德勒留下来的资料里发现,在引力场非常强,量子效应也非常强的情况下,光的能量具有巨大的量子涨落,其能量之大足以随机扭曲时间与空间,同时产生更加强大的引力场,但是接着我们发现,这一种伟大的现象转而即逝——其产生的负能量负物质使其立马中和,当然这是合理之举——不至于越过质能守恒定律。
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
接着我们向“爱神”寻求帮助,爱因斯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倾向于去往时间流逝最慢的地方——引力会将其拉向那个地方。
时间流逝越慢,引力越强。
在一颗中子星的附近,中子星的时间流逝速度差异使中子星表面引力远远高于其他星体,而黑洞就更不必说:时间的流逝已经在事件视界内某处停止,所以那里的引力接近于无穷大——以至于宇宙间腿脚最快的游侠,光都无法逃脱。
那么这个理论又告诉了我们什么?需要我们如何去做?降低时间流逝速度,我们采用了降低环境温度,以及增加一定空间内电子密度的措施,但是这两项措施成效几乎微乎及微。
回到黑洞?
请记住这个古怪的事实:黑洞就是由弯曲的时间和空间构成的,除此无他。
黑洞不过是爱因斯坦饭桌上桌布的一个破洞而已。
最终如何解决:我如何来到各位的面前
20年11月底,我们发现,利用基金会现有的研究成果,斯克兰顿先生的理论,以及一个改装过后的SRA,我们可以在两个宇宙膜之间构建小宇宙膜——抽取其他空间的现实以实现——这个小宇宙膜在高维空间里不会再是几个管道或洞,因为这个小宇宙膜与我们不属于同一平面,在高维生物眼中,它看起来可能像一张卡在两张大纸中间的小纸条。
而在我们眼里,它就是一块二维平面,因为在高维生物眼里,『两张膜的相交处』是一条线,但是在三维世界里,这条线就被拓展出另一个维度成为二维。
这个改装后的斯克兰顿稳定锚被重新命名为“现实抽取-输出桥装置”(中间的小宇宙就像桥一样)简称「RA-EB」
这时这个小宇宙是稳定的,信息可以安全地通过它到达彼岸。
这时我的助手用脑内结构扫描装置,和众核处理器超节点计算机拷贝了我的意识与记忆数据,并开启RA-EB,然后用整整两周的时间将我的意识数据,用最简单的方法······频率电磁波传输到这里。
然后,我就在这儿了。
FDSVideo
2021.7.3
文后Q&A
现世界
声明:这篇文章或许在讨论SCP-MC,或许在讨论MC,但你一定不想把这篇文章里的东西带入到总部世界。
为了保证你阅读时不会分心(毕竟世界观有时是枯燥而无味的),本文将尽量减少超链接。
历史是地理的第四维,它将时间与意义赋予地理——《Van Loon’s Geography》
与”人类“这一生物不同的是,玩家并不是一撮脆弱的,没有什么防范能力的哺乳动物。
我们是玩家,我们平均身高1.82,我们可以徒手摧毁树木,单只的北极熊在我们的铁拳下不堪一击,我们每个人的最大力量可以举起37座埃菲尔铁塔。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在恐惧于那些不寻常的生物,那些已经腐烂却仍然移动的尸体,已及会引发剧烈爆炸的绿色四足生物:那一次突如其来的更新,我们遭到了极大的损失,我们咒骂他们,但最后咒骂变为了反思,我们逐渐了解他们,并建立了针对他们的战斗系统。最后,我们适应了他们的存在,他们最终被归类于“常规生物”
但是随着一切的发展,新的事物再出现···那些明明不属于更新范围内而又出现了的东西,他们被奉为“圣物”,被贬低为“魔物”。而Mojang把他们解释为“漏洞”,他们宣布删除这些东西。
但是Mojang没有。
于是我们出现了,情愿做他们该死的替罪羊。
请继续往下读。
——序
序之后的序
在短短11年内(比起总部历史,这不过是沧海一粟),玩家使自己成为主世界上每一块土地的无可争议的统治者,而且在目前,玩家似乎还有望将下界和末路之地收入囊中,所有这一切,如你所愿,都是几亿玩家共同构造的。
但这几亿玩家似乎不太具备和平友爱的精神,这造成的后果是基金会目前记录在案的所有异常都不可以比拟的——基金会当然可以收容异常,但我们永远不可能收容我们玩家自己,SCP-5000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我们时刻需要知道,在本文,
讨论玩家为第一要务
如果时间空间充裕,其他方面也会有所提及。
1.起源
奇怪的是,我们的起源并不像总部世界,越往以前越模糊,到最后甚至只能以神话传说的方式存在。
而我们的起源十分明了。
一串代码。
但我们的历史当然不可能像这起源一般明了。
随着这一串代码的复杂程度加深,玩家们发现,这一串代码正在把一串我们从未听闻过的历史带入到我们可爱的世界中来,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历史丝毫没有留下任何的文献记录,这在我们的历史上增添——注意,是“增添”——了一大片空白,我们唯一可以了解他们的途径是各种自然生成结构,比如要塞,地狱堡垒,末地城,海底遗迹等等等等。我们可以从这些建筑的规模窥见一点这些文明曾经的辉煌。除此之外,就只剩下那些勉强可以称得上是文明的生物群落——村民,灾厄村民,猪灵,凋零骷髅和末影人。
不仅如此,这一笔增添上的空白,造成了两个对立的历史:客观上,这个世界最早诞生的意识形态是玩家,而主观上,这些“曾经的文明”却又在玩家之前,这为我们构造世界观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总部世界的各类媒体,都有对我们的主观历史提出过猜想,但观点不一,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确定的,统一的世界观。所有人都可以在讨论区讨论世界观!
请继续向下阅读。
2.发展
还记得吗?玩家为首要,这就来说一下关于玩家的发展。
第一批玩家出现在一篇广阔的平原上,这平原上连一棵树,一座小土坡也没有,不久后我们开始了第一次的迁徙(地形更新),我们转移到有着崎岖山地的地方,我们开始懂得树的妙用,我们开始学会制造并且使用相对复杂的工具,与此同时,一类的敌对生物出现,为了应对它们,第一批专业于对抗生物的玩家出现——这后来成为了基金会的雏形。
许久之后,我们又以山地为中心向周围辐射探索,我们于是发现了更多的生态群落,以及大批的自然生成结构。
第一批被归类为“异常”的非常规事物在此时出现,一小撮玩家——他们大多是第一次抗击敌对生物的那些人——立志要将它们隐藏,以保持社会的繁荣稳定,收容,控制,保护的精神从此刻开始形成。
当然,基金会的组建对于整个客观历史来说,不过是一个小插曲(无关紧要而又相当有必要的小插曲),据调查,第一批具有城市性质的,有稳定的生产和行政机构的组织出现在第一次迁移时期,之后,相似的组织接连建立。
一开始组织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使用文字上,有人使用拉丁字母,有人使用汉字,语言的不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增加,于是,一个语系的人组成一个群体,以自己的语言为荣。
3.世界背景和问题
在“世界是否是圆的”这一问题上,我实在无法解答。
为什么?
1.我们在白天和黑夜仰望,那里有方块状的星,月,日,因此,我们的土地似乎没有理由不是方的。
2.我们的月球上的影子是方的。
3.然而,我们的视野(渲染距离)围绕我们构成圆形,我们周围的景观也是一个圆。
4.我们高度越高,脚下是一个越大的圆。(在渲染距离之内)
总之,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矛盾体——1,2证明了地球是方的;3,4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另外,我照样无法解释“宇宙的中心”是否不是我们自己。
为什么?
因为我们的世界似乎没有恒星(除了太阳之外),如果你在夜晚对着星空站的够久,你会发现所有的星星都在向着一个方向,以同一速度移动——这代表着它们都是行星——假如你把它们的路线连接起来,你会得到几条平行的发光带子。
所以,我们的世界的中心的确可能是我们自己。
也仅仅是可能罢了。
4.科技发展状况
再这么多年的发展之中,玩家们创造了伟大的工程。
计算机,飞行器,轰炸机,珍珠炮,盾构机,诸如此类。
但因为某些限制,我们至今无法找到速度比马更快的自由地面交通工具。
如果想让我们按总部世界的历史时期分类别,让我们认清自己“属于哪个时代”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们不属于总部世界石器时代,农耕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中的任何一个。
1.我们已经掌握铁器的制造与使用技术
2.我们已经饲养/驯服了猪牛马羊鸡狗猫驴等动物
3.少数人具备驯服凋零的能力
4.我们已经大规模使用火药
5.我们有能力制造计算机
6.我们有能力制造定点打击战略导弹系统(珍珠炮)
7.我们有能力制造盾构机
8.我们掌握高级激素药物知识,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造人的肉体且不造成伤害
9.我们掌握了药水奇术,附魔奇术等魔法
10.我们的基建能力超过了总部世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1.我们掌握了传送门技术
但是
1.我们不能制造除了烟花以外的小型火器
2.我们无法建造实体精细化设备
3.我们的计算机占地面积过大
4.我们没有可以承载两人以上的船只
6.我们没有化学工业产业
7.我们的最快非生物非炸药动力非鞘翅的移动速度小于马
如果你硬要把我们的科技发展情况套入某个总部时代的话,那只能是“亚特兰蒂斯时期”
为什么?因为我们不知道亚特兰蒂斯的真实发展情况,只能臆想,这个跟总部世界古中国画鬼的问题是同一类型。
关于异常项目U-MC-001的研究报告
U-MC-001为2020年2月14日于互联网发现的,以人造源代码为存在基础的非实体异常,此异常的另外一个名字是游戏Minecraft。Minecraft由Mojang AB于2009年发布,在2020年2月14日前,并未表现出任何异常,在2020.2.14之后开始表现异常。由于在项目中发现的异常个体过多,分散处理比较困难,经允许,中国分部成立了Minecraft分部。
以上为异常项目U-MC-001的简述。
以下为正文。
U-MC-001异常的存在一开始是不被人认同的,因为这违背了我们对“异常”的一贯认知。
举个例子,SCP-173具有科学无法解释的异常性质,但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行为模式和稳定的物理实体存在,我们将这种状态称为“极微小,同时复杂的有序状态组成的无序状态”。这被认为是异常的存在基础。
而前面提到U-MC-001是由相对简单的人造的源代码为存在基础的异常。这种源代码不足以复杂到产生无序,并且出现的漏洞可以通过人工方式解决。所以,U-MC-001的异常性质一直被质疑。
直到2021年初,我们才真正接受U-MC-001异常性质的现实——我们发现游戏“Minecraft”只是一个新生空间在我们这个世界的片面投影。而这个空间,在2020.2.14之前从未被任何一家机构,任何一个政府,任何一个GOI或我们发现。种种迹象表明,它是一个新生的,位于下层述事层面的空间。我们的接触和观察实验显示这个世界极其类似于“Minecraft”,并且许多在“Minecraft”中似乎无法解释的指令,对话框在这个世界中直接合理化;并且,这个世界内存在的自我意识体已经组成了复杂的交互系统,包括政治、贸易、军事、科技和奇术,而这一的世界复杂度高到产生了无序,而无序接着产生了异常。
关于这个世界的成因,现在仍在讨论,但众观点中占优势的是“Minecraft”的玩家在无意识中通过现实扭曲形成的。这虽然很荒诞,但你要知道的是,一般人的休谟指数或许很低,但是当无数人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念头时,休谟指数可能互相叠加,以至于力量大到足以创造新的空间——当然,也只是可能而已,但也同时不排除“Minecraft”的玩家人群中有未被发现的四级以上的现实扭曲者。
需要注意的是,在基金会本部的记述中有过关于游戏Minecraft的异常,且以小程度影响外界。这意味着U-MC-001有可能危害外部世界,这再次对我们的空间概念产生了冲击:下层述事可以直接影响上层述事。这将使我们陷入恐惧。毕竟造物反抗物主的故事已经演了很多年了,但却从未在我们面前发生过……
U-MC-001应引起基金会上层重视。
Frank·Dan·Smiley(Video)于
2021.2.23
逐步 STEP BY STEP
鉴于异常项目U-MC-001于网络上的透明性(极度暴露且无法抹除或封锁),我于2021年2月26日提出成立世界编写委员会。
调查显示,我分部于2020至2021年初(结算由2020年2月14日至2021年2月27日),于U-MC-001中的所有行动中,行动人员共被公众或下层叙述意识发现██次, 由于记忆消除难度极高,寻找特定人员并进行记忆消除程序时间漫长,极易引起分部暴露。
针对以上问题,世界编写委员会职责将包括:
1.伪造行动人员身份,委员会将对外宣布行动人员为“Minecraft自由爱好者组织”,“共同探寻Minecraft世界观”,以向行动人员提供便利。于U-MC-001的投射源世界对外宣告如上。
2.编造伪造的,同时符合大众思维模式的所谓“Minecraft世界观”,以掩盖U-MC-001投射源世界及其异常的存在。
3.对内编写真实的Minecraft世界观,并组织针对U-MC-001的各项研究,为行动提供便利。
以上。
Frank·Dan·Smiley(Video)
2021.2.26
2021·6·27
塔桥路出现现实异常
一名当地居民失踪
后该居民被证实为基金会工作人员
事件代号“塔桥6·27”
已派遣人员前往现场
塔桥路已封锁
2021·6·27
新生宇宙65107A位置:平行
状态:无膨胀/收缩,整体状态稳定
大小:███
核情况:███
有无意识体:是
有无实体生命:是
生命基础:???
···
···
距离:0
6·27·A
我的名字叫做Stepp,今年45岁,供职于基金会次空间探测部已经15年了。
工作无聊,且十分繁琐,但是我爱这份工作,除了不可思议的高薪水以外,每当我检查各个康德计数器的数值,计算,最终给出结果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到一种无比的轻松,工作压力是很大,但这种放松感曾无数次把我从离职审请书的落款处拯救回来。
每天可以探测到的新生宇宙,有数十个之多。有时可逾百-它们形成的原因各自不同;但是无论是自然生成或是偶然生成;量子涨落或是现实外泄;这些新生宇宙大多有个特点:
与我们无关。
与我们无关,是的,大多数时候,那些宇宙膜要么远离我们,要么处于异层叙事——简而言之,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参与到这些新生宇宙中去。
但就在今天下午六点四十五分,一个新生宇宙被探测到,所有数值没有任何特别之处,除了一点:
距离。这个新生宇宙和我们宇宙的距离,为零。
我不敢相信这个结果,我不相信我的眼睛,我甚至不相信电脑的运算方程,所以我取消了节点式自动运算程序,开始自己用笔计算,但最终,结果仍然没有变化,而冰冷的数字是不会撒谎的。所以我最终屈服了,我把计算结果输入档案,然后把数据包传输给了部长。
当我脱下口罩,坐——几乎是瘫在椅子上时,我心里乱糟糟的,我尝试回想这天下午关于这个新生宇宙的一切。但是我发现我做不到,我的心里只是充塞着:
距离为零,距离为零,距离为零······距离···为零···
在我的记忆中,基金会档案库中记录在案的唯一一个距离为零的平行世界,叫被放逐者图书馆。
现在是第二个了。
···
···
在我收拾好公文包,终于把转椅推回桌子底下,准备迈出玄关时,我被一旁落地窗外的雨吸引了注意力。
雨很大,雨滴拍打在玻璃上,形成大片的滞留水渍,窗外的霓虹灯光被水渍扭曲,有些破碎的美感。
窗对面自己的影子看不清楚,像一道黑影,飘在车水马龙上空。
谁知明日还能否见到这光景?
6·27·B
我的名字叫Stepp, 已经在这世界里混了55年。我每天早上九点起床,开着出租车一直工作到下午九点。
这天晚上八点半钟,下着大雨,我打算接完最后一单就收工,然后随便找一家酒吧休息一下。于是我把车停在了时光广场的大门旁,希望有人能坐车。
这时我听到有人在敲我的车窗,我回头看去,那是一个穿着西装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衬衣已经被打湿了。
我打开门锁让他进来,他喘着气钻进车厢,把伞收起,在门外抖了两抖,收了起来。
“去哪?先生?”我问。——“塔桥路,送到中心花园。”
塔桥路?……城市的东南部的可爱镇子,我曾去过几回,那边酒馆挺多的,于是我立马答应下来。
“好的,先生。”我放下“无人”的灯牌,然后踏动了油门。
……
一切毫无异样……一如平常。市中心大厦的光屏闪烁在雨里,看不清字,街上的车比白天少点。
但无论是车里还是车外,都似乎弥着些喜人的湿气。这样的环境下,我的那位乘客很快睡着了,而车辆很快转过了贝克街角,前面就是塔桥路了。
但是,我发现我再也无法向前开了:贝克街和塔桥路的交接路口,一面白色的墙挡住了道路。
但我很快意识到那不是一面墙,因为在街道边,可以看见这片白色与橱窗玻璃之间的间隙,那里也是一堵白墙,无论南面还是北面都是,这像是一个……
白色方块,立在雨里,街道中央的大白色方块。
我的乘客此时已醒了,他也明显注意到了那白色方块,半缘眼镜后露出惊讶的颜色。他示意我开车门——这时车已停了——然后将钱包一下塞给我,就这样,走了出去,关了车门。
“少了三块,先生。”我摇下车窗对他喊,但他似乎没有听到。他就这样,眼睛直勾着那白色方块,直着走了过去。
6·27·C
我的名字叫Stepp, 今年58岁,是塔桥酒吧的老板,每天早晨九点半,我起来打开大门,挂上营业牌,直到十二点整,才关门打烊。
酒吧里通常有一支青年的乐队,来这里唱歌。我与那些个孩子打得都通熟了。他们唱歌,我客人自然多,客人多了,自然钱多了,于是我也自然欢迎他们。于是我卖了一套乐器,又在酒吧里腾出个台子,与他们说,是专为他们做的,自此,他们便来得更加勤快了。
这外头正下着雨,那些青年在台上照唱着,台下有零星几个女的,男的大多靠在吧台前睡着了。我在吧台后照例擦我的啤酒杯子。远远望见一个男的,大胡子,穿着正装,冒着雨往这头来了。但走得慢,似乎不怕雨淋着。却不多时就到门里了。
“有麦科娜么?”他走在吧台前,眼望着我背后的酒水单这样说道。“开一瓶吧。”
我从脚边抽出一瓶,放在台上,打开了,放上杯子来。他闷着声,倒了半杯,半晌不动,眼望着门外,怅失着,愣了一会,才拿起杯子来,喝了两口,却又放下,说:“有冰么?”
我给他放上冰,他又喝了一口,再不喝了,眼又望向窗外的雨。这时我刚好仔细察看这位新客人的脸:他年岁与我相仿,但胡子和皱纹都多些,皮肤像橡树的老皮,他的外套和领带都褪色了,就像他这个人一样——一个褪色的人。
但这个褪色的人,明显地,有话想说,但苦于什么原因,他却说不出口。于是我凑近他,轻声喊了一下:“喂!” 但他丝毫没有反应。接着我喊了第二次:“朋友!”
他略带惊讶地转过头来,从他的语气中可以轻易听出疑惑:“怎么了?……朋友?……” “你有什么心事么?酒都喝不下去。”
他惊愕似的看了我一眼,但转刻间他的眉毛又松开了,喉结动了动,叹了口气。
“今天送车……”他慢条斯理地说着,但说到一半,好像又喘不过气来,于是他深吸了一口气,又继续说到:“今天送车,最后一趟的客人,少付了钱。”说罢,他闭上眼摇了摇头。
“少付了多少?”“不过是区区三块罢了——而已。但重要的不在这儿——唉——我叫他,但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那么,你是看他不理你,自尊心受了害了,便这样沉闷了?”我问道,但他仍然只是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再不发声。不知是表示肯定,还是不愿回答。
6·27·D
我的名字叫Stepp,是一名玩家。
今天我在我的农场里劳动时,突然在南瓜地里发现了一个人,穿着西装,带着眼镜。
他连最基本的工具合成都不会,当我向他伸出手要握手时,他打碎了我身边的泥土块。
真是个有趣的人呀。
但最有趣的并不在这,最有趣的是,他告诉我,他的名字和我一样,都叫Stepp。
1.1 运动和速度
人的行走、马的奔跑、活塞推动,这是我们生活中运动的常见例子。那么,运动究竟是什么?在现代物理学上,我们常说:【机械运动是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空间位置发生改变的过程】。
物体的运动是相对的。当我们认为某些物体在运动时,也会认为某些物体正保持静止,例如,站在地上的人认为大地是静止的,而马是运动的;骑马的人认为马是静止的,而大地是运动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一般地,我们看作静止的物体就是运动物体的参照物。
空间位置发生改变,即【位移】。位移具有大小、也具有方向。位移的大小即位移长度,是物体运动终点到起点的直线距离;位移的方向是物体运动终点到起点的直线方向,若在直线上定义某方向为正,则反方向位移为负。
从居住的聚落走向最近的要塞遗迹需要经过很长的路程,从家到水井却只需要行走很短的路程。那么,如何比较位移的大小呢?我们可以比较所经过的直线距离。距离与长度共用单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方块长度(即口语中单一恒久物体的长度)来量化直线距离的大小。
- 附注:单一恒久物体的长度为1方块长度,简写为1米(Metre)。不完整恒久物体的长度分为视觉长度和力学长度,它们通常小于1方块长度。已知的例外是各类栅栏,它们的特殊形状使得其视觉高度等于1方块长度,而力学高度等于1.5方块长度。
通过比较起点到终点的长度值,就可以比较位移的大小。
人全速奔跑时可以被马匹轻松超过,而穿戴烟花鞘翅的特技飞行员们能达到更高的速度。
我们已经知道,可以利用长度的度量比较位移的大小;然而速度大小似乎并不容易比较,因为运动中的位移需要时间,所以我们并不能仅仅通过位移大小来判断运动的速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所通过的路程大小】和【比较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花费时间的大小】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在物理的学习中,我们一般选择第一种。
若要做到比较任意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就不能限制在“相同时间内”了,所以我们把它转换为“单位时间内”,将时间分割成小单位,再在运动中截取出这么长时间进行比较。显然,可以推导出如下的速度计算公式:
速度
=
所经过的距离
所经过的时间
若采用字母表达,可写作:
v
=
Δs
Δt
- 附注:时间的基本单位为刻(tick),20刻为1秒(second),1200刻为1分(minute),24000刻为1天(day)。因此,通过除法运算得到的速度基本单位为方块长度每刻,简称米每刻,写作m/tick或m·tick-1。
1.2 力和功
轻推矿车,它就能在轨道上滑动。矿车和大地之间由相对静止转为相对运动了。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一个物体给另一物体施加一个力,那么另一物体将对这一物体施加一个大小相同、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反的力。此时的这两个力称作【相互作用力】。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形变。敲碎石头会使它们变成圆石,这就是力使物体形变;而段前提到的矿车这一例子就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单位是牛顿(N〔ewton〕),用以纪念最早得到力学定律的学者伊兰托·牛顿爵士(Sir Iranto Newton)。
推动矿车后,矿车滑动一段距离就停止了;而如果使用充能的动力铁轨,矿车就能匀速向前行驶。矿车停止,是因为轨道和矿车间有一个摩擦力(常记作f),在矿车和推动矿车者停止接触时,推力(常记作F)为0,而摩擦力不为0,矿车也就因摩擦力的作用而停止了。
当铁轨被充能时,充能产生了一个红石场(redstonic field)。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现象判断场的存在。铁轨上的红石场给矿车一个恒定等于摩擦力的推力,矿车就能匀速向前行驶了。
阅读卡:几种重要的力与场
【摩擦力】:如果一个物体只受一个力作用,它将向那个方向不断加速下去。如果一个物体具有初速度而不受力,它会向那个方向不断匀速运动。正因为物体间存在摩擦力,上述两种情况都很难发生。摩擦力是物体接触并挤压(此处“挤压”的定义是相互有压力作用,与生物挤压并非同一概念)时物体接触面产生的一个力,其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与接触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最粗糙的灵魂沙表面上摩擦力最大,最光滑的冰面上摩擦力最小。
【重力】:人和动物都会自然下落,沙子、流体和常说的掉落物也会自然下坠,而下坠的速度总是越来越快。我们可以注意到,自由落体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就像是它仅仅受到向下的一个力——事实正是如此,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的方向永远竖直朝向大地,其作用点位于物体的重心。
【磁场】:自身周围拥有磁场,并受磁力作用的物体称为磁体。每个磁体均拥有N、S两极,当同名磁极相对时,磁力作用使两个磁体相互排斥;当异名磁极相对时,磁力作用使两个磁体相互吸引。铁等金属处于磁场中时,会转化为磁体。不过,这样的磁体受到的磁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我们可以在稍轻些、材料特殊的永磁体上观察到明显的磁力作用现象——指南针的N极永远指向地理坐标x=0,y=0、被称为地磁极的点。我们可以推断,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磁体,但除了S极地磁极外,世界的N极尚未被找到。在下界中,磁场方向不定且不断改变,因此指南针会不断无规则旋转。
磁场的特例是下界合金。通过特殊工艺磁化的下界合金拥有极强的磁场,被这一磁场磁化的指南针只会指向下界合金磁石,而不再指向地磁极。这一特性常用于航空、航海、下界交通。
【红石场】:被红石充能的物体周围均会产生红石场,大部分红石元件的工作都是利用红石场完成。一般情况下,红石场给处于其周围的特定物体一个推力,例如加速铁轨给矿车推力、活塞臂向前的推力。即使是红石灯的发光,实际上也是其内部由红石场向萤石粉施加一个力,使萤石成分产生荧光现象,进而发光。
【以太场】:以太场并非被证明存在的场,然而,在物理学界通行的力学模型中,以太场模型被认为是引入重力的合理解释。我们刚刚解释了使一切物体自然下坠,然而一些恒久物体即方块,能够无视重力悬浮在空中,它们实际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科学家们猜想这个力便是以太场施加的逆重力(记作Fε)。
无法悬空的物体受重力的影响要大过逆重力。我们可以发现,能够悬空的物体均是密度适中、整体高度凝集的固体材料。沙子和沙砾有时也能悬空,但只要人在旁边跺一脚就会纷纷落下,这是因为它们呈粉末状,较为分散,以太场不能支撑住它们;液体会自发流动,相比固体粉末,液体实际上由无数自由移动的小液滴构成(有时我们能观察到渗入下层方块中的小液滴),这使得以太场更加难以托住它们。至于铁砧,它由致密的金属材料构成,密度是一般铁材的数十倍,以太场自然无法使其悬空。
如何衡量力作用的效果大小?
力推动物体在一个方向上位移一定距离,我们将这个位移和力的大小相乘,就得到了计算力所做功的大小。衡量功的大小就能比较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功
=
物体受力大小
×
物体受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写成字母形式即:
W
=
F
s
该段作者:Dr.Horm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