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SCP-MC-404


这一章,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讲出来的,其实你看和不看都不重要。这一章我们讲的是:SCP-MC-404的量子力学原理。

乍一听似乎很难想象,一篇如此简单的项目居然能够引出量子力学,这该如何解释。首先,我们了解量子力学原理:量子力学是解决原子内电子运动的理论,提出者为马克思·普朗克,领导者为薛定谔以及卢瑟福。但双方并不是同一个流派,卢瑟福和玻尔主张哥本哈根学派的量子叠加态,而薛定谔和爱因斯坦主张反对叠加态和量子随机性。

但这并不是重点。

我们要先从一个诡异的实验讲起:双缝干涉实验。双缝干涉实验是证明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的实验,就是将一台可以发射光子也可以发射光波的仪器,前面是一堵墙,中间带两条缝隙,后面是黑色的墙。如果是粒子,光就会在黑墙上射出两条白线;而如果光是波,将出现一黑一白一黑一白这样的斑马线1

实验开始。

光开始射出,科学家们在旁边紧张的等待着,但黑墙上出现的是斑马线,这令支持波理论的学者欣喜若狂。有人提议,将两条缝隙的墙的前面放上一个探测器,看看光是怎么产生干涉条纹的。但,一旦探测器打开,黑墙上便出现了两条白色的条纹,但一旦关闭探测器,墙上就变出了干涉条纹。

诡异。

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涉及到了量子力学。当一个粒子没有被观测时,它同时处于多个状态的叠加。但当观测时,你只能得到一个最终的状态。也就是它的波函数在观测时是分散的,但测量后立刻变为在一个位置是100%,其他位置是0。这个粒子的波函数在测量前后发生了瞬间的变化,从一个分散的函数变为了一个集中在一点的的函数,根据哥本哈根诠释,这个由测量导致波函数聚变的过程,名为坍缩。坍缩的过程是完全随机的、不可预测的,它没有从变大变小的中间态,是不连续的,像瞬间完成的。

回到今天的主角——SCP-MC-404。我们知道它不能被观测,所以我们也不知道它不被注视时什么状态,所以只是表现为一个大箱子。但它可能是一把铁剑,一个盔甲架,一张地图。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它究竟是什么。而题目标记为“大箱子”是不正确,因为它只是坍缩时才是表现为一个大箱子。

这就是404悖论,这就是世界的真相。

除非特别注明,本页内容采用以下授权方式: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